各位老少爷们儿、体育迷们,前阵子刷到全红婵回老家钓鱼的照片,我手里刚剥的橘子都停住了!这姑娘,平时在跳水台上穿泳衣跟 "小飞鱼" 似的,一猛子扎进水里连水花影都少见,这回倒好,换上白色上衣配蓝色花边短裙,脚踩小白鞋,脸上扣着面罩,只露双笑弯了的眼睛,握着钓竿跟老爸在河边待着,那股子轻松劲儿,跟赛场上紧绷的模样完全是两个人!
18 岁的全红婵,早就是拿过奥运金牌的 "大腕儿" 了,可骨子里还是个广东老家的小姑娘 —— 累了就回村歇会儿,跟老爸钓钓鱼,跟队友发个搞笑表情包,连新家装修都要亲自去工地盯进度。只不过这姑娘的成长路,可比咱普通人难多了:一边要跟青春期的身材变化较劲,一边要应付越来越强的对手,还得扛着全网 "拿金牌是理所当然" 的期待。今儿个咱就用北京人的大白话,好好掰扯掰扯全红婵这 "休养生息" 的日子,看看奥运冠军背后,那个真实又可爱的 18 岁姑娘。
一、从跳水台到小河边:冠军的 "解压神器" 是钓鱼
展开剩余89%全红婵这趟回老家,可不是瞎玩,是真・休养生息。之前连着几场比赛没到最佳状态,小姑娘没急着往赛场冲,反倒跟队里申请回广东老家调整,用她的话说:"想跟我爸待两天,钓钓鱼,换换脑子。"
你瞅照片里那场景 —— 河边的风轻轻吹着,她穿着清爽的短裙,手里攥着钓竿,眼神没盯着浮漂,反倒转头看旁边的景色,嘴角藏不住的笑,连面罩都遮不住那股子开心劲儿。网友看了都乐:"这哪是奥运冠军啊,分明是隔壁家放假的小姑娘!" 还有人调侃:"婵宝钓的不是鱼,是赛场上没来得及享的轻松!"
她爸也特懂女儿,知道她平时训练累,一回家就陪着去河边。以前全红婵没那么忙的时候,父女俩就常来这儿钓鱼,那会儿她还没拿奥运金牌,就是个爱跟老爸黏在一起的小丫头。现在成了 "大明星",难得有机会重温旧时光,连钓鱼的动作都透着熟稔 —— 挂鱼饵、甩鱼竿,一气呵成,一看就是小时候没少练。
有老乡碰到他俩,说全红婵话不多,就安安静静待在老爸旁边,偶尔跟老爸聊两句广东话,声音软软的,跟赛场上接受采访时那紧张劲儿完全不一样。钓到小鱼的时候,她还会小心翼翼摘钩,放回水里,嘴里念叨着 "太小啦,下次再来",那股子温柔劲儿,谁能想到这是在跳台上 "狠辣" 的跳水冠军?
其实懂行的都知道,运动员到了关键期,心态比技术还重要。全红婵之前状态起伏,跟训练强度大、压力大有关系,这回回老家钓鱼,看似 "不务正业",实则是给身心放个假。就跟咱普通人累了想躺平一样,她累了就想回熟悉的地方,跟最亲的人待着,用最简单的快乐抚平赛场上的紧张 —— 这招 "以静制动",可比硬扛着训练管用多了!
二、18 岁的 "成长烦恼":身材变、对手强,冠军也有难念的经
别看全红婵年纪小,要面对的难题可不少,首当其冲的就是 "青春期身材变化"。对跳水运动员来说,身高体重哪怕差一点点,在空中的平衡、入水的角度都会受影响,跟咱普通人长胖两斤只影响穿衣服完全不是一个量级。
全红婵这两年刚好处在长身体的阶段,身高慢慢往上窜,体重也跟着有波动。之前训练的时候,她自己就跟教练说:"感觉跳起来跟以前不一样了,总找不到准头。" 教练也急,得跟着她的变化调整动作 —— 以前习惯的起跳力度,现在可能就得减一点;以前能轻松完成的转体,现在得重新找平衡。
这就跟咱小时候学骑自行车似的,刚练熟就换了辆大点的车,怎么骑怎么别扭。可全红婵没抱怨,只是默默加练:别人练 5 组动作,她就练 8 组,对着镜子抠细节,直到找到新的节奏。有次训练完,她累得坐在地上,手里还拿着动作表,跟队友说:"再调整调整,总能行的。" 那股子韧劲,比同龄人成熟多了。
除了身材变化,对手越来越强也让她压力不小。现在网络发达,谁的训练绝招、技术细节,网上随便搜搜就能看着,跟以前 "藏着掖着" 不一样了。别的运动员看着她的动作学,她也得盯着对手的进步,跟 "掰手腕" 似的,你往前一步,我就得更往前。
就说之前有个年轻选手,模仿全红婵的入水姿势,还真在比赛里拿到了不错的成绩。网友都替全红婵捏把汗,可她没当回事,只是跟教练一起研究对手的动作,找出自己能改进的地方。她跟队友说:"别人进步是好事,能逼着我更努力。" 这话听着敞亮,可背后得付出多少额外的训练,只有她自己知道。
更别说全网对她的期待了 —— 自从东京奥运会一战成名,大家都觉得 "全红婵拿金牌是应该的",只要比赛没拿到第一,就有人说 "是不是不行了"。18 岁的姑娘,本来就容易情绪波动,再加上这么大的压力,偶尔状态起伏也正常。可她没被这些声音影响,只是默默调整,这回选择回老家休整,也是想躲开聚光灯,给自己喘口气的空间。
三、不慌不忙 "回血":暂别世锦赛,把身体和心态放第一
之前有消息说,全红婵暂时不参加新加坡世界锦标赛,不少网友还着急:"咋不参加了?是不是状态不好?" 其实人家是看得明白,把身体和心态调整好,比硬撑着去比赛重要多了。
全红婵之前训练的时候,身体就有点小疲惫,长期高强度训练,就算是顶尖运动员也扛不住。教练跟她说:"别着急,先把状态调回来,以后比赛有的是机会。" 她也听劝,主动提出回老家休整,毕竟在熟悉的环境里,吃着老妈做的广东菜,跟老爸钓钓鱼,比在训练基地硬扛着恢复得快。
她这招 "以退为进",其实特别聪明。运动员跟咱打工人一样,要是一直连轴转,早晚得 "罢工"。全红婵知道,自己现在最缺的不是比赛经验,是把紧绷的弦松一松,把身体里的 "疲惫值" 清一清。就跟手机没电了得充电一样,她现在就是在给自己 "充电",等电满了,再回到赛场照样能发光。
而且她也没完全闲着,回老家也没落下基础训练。早上会跟着老爸去河边散步,活动活动身体;下午会在家做些简单的力量训练,保持肌肉记忆;晚上还会跟教练视频,聊聊动作细节。用她的话说:"放松不是偷懒,是为了更好地回来。"
最让人佩服的是她的心态,没因为暂别世锦赛就焦虑。之前有记者问她会不会有压力,她笑着说:"没事啊,先把身体养好,下次再比呗。" 这种不慌不忙的劲儿,跟她 18 岁的年纪不太符,倒像个经历过不少事儿的 "老江湖"。其实这都是练出来的 —— 从第一次参加大赛紧张到忘动作,到现在能坦然面对调整期,全红婵早就不是那个只会 "猛冲" 的小丫头了。
四、18 岁的 "烟火气":跟队友互怼、盯装修,冠军也是普通姑娘
别看全红婵在赛场上是 "高冷冠军",私下里就是个爱跟朋友打闹、会操心家里事的普通 18 岁姑娘。
她跟队友的互动特别有意思,之前练俊杰养伤,她就主动找人家聊天,俩人约好全运会见面,还互相调侃 "到时候看谁状态好";看到王楚钦发动态,她还会发个搞笑表情包过去,跟咱普通人跟朋友互怼没两样。有队友爆料,全红婵平时在队里话不多,但特别热心,谁要是训练遇到难题,她会主动过去支招,用她自己的话说:"大家都是队友,互相帮衬是应该的。"
而且她还特别有 "当家范儿",新家正在装修,她只要有空就会去工地盯进度。一开始装修师傅还不知道她是奥运冠军,只觉得这小姑娘特别认真,哪个地方的瓷砖没贴好、哪个位置的插座没留对,她都能指出来,跟个 "小监工" 似的。后来师傅知道她是谁了,都佩服:"没想到奥运冠军这么接地气,连装修这点小事都这么上心。"
全红婵自己也说:"这是我自己的家,得按照我喜欢的来装,以后训练累了,回到家就能放松。" 她还跟朋友说,想在新家留个房间放自己的奖牌和训练服,"以后看到这些,就能想起以前训练的日子,挺有意义的。"
18 岁的她,也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了。之前有人问她以后想干什么,她想了想说:"先好好跳水,等以后退役了,可能想当教练,教更多小朋友跳水。" 这话听着实在,没有豪言壮语,却透着她对跳水的热爱。其实她心里也明白,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有限,但她想把自己的经验传下去,让更多像她一样的孩子,能通过跳水实现梦想。
五、唠句心里话:别只盯着金牌,她的坚持和乐观更珍贵
最后咱跟大伙儿唠句实在的。全红婵这姑娘,从东京奥运会横空出世,到现在经历成长的起伏,一直没变的是那份纯粹和坚持。她不是神,也会有状态不好的时候,也会有 "成长的烦恼",可她没被这些打倒,反而学会了调整自己,学会了在紧张的训练和比赛中,给自己找一片放松的天地 —— 比如回老家跟老爸钓鱼,比如跟队友发个搞笑表情包。
现在网上总有人盯着她的成绩,拿了金牌就夸 "厉害",没拿到就质疑 "不行了",可很少有人想想,她只是个 18 岁的姑娘,本该在校园里跟同学打闹,却要承担起 "奥运冠军" 的重担,要面对比同龄人多得多的压力和挑战。
其实咱该多看看她的坚持和乐观 —— 面对身材变化,她没抱怨,只是默默调整;面对强手如林,她没退缩,只是更加努力;面对压力,她没崩溃,只是找个地方给自己 "充电"。这些比金牌更珍贵,也更值得咱学习。
现在全红婵还在老家休整,相信等她调整好状态,回到赛场,照样能给咱带来惊喜。不管她以后能不能拿到更多金牌,咱都该支持她 —— 支持那个在跳水台上拼尽全力的她,也支持那个在河边钓鱼、笑得像个孩子的她。
最后祝全红婵能早日调整好状态,健健康康地回到赛场,也祝她 18 岁的人生,既有跳水带来的光芒,也有属于自己的轻松和快乐。毕竟,冠军只是她的一个身份,她首先是全红婵,是那个热爱跳水、认真生活的 18 岁姑娘。
发布于:江西省辉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